中国高层官员们在赛场上,与平民一样露出了悲喜交加的“可爱”一面。
——众多外媒对中国官员的评价。奥运会上,中国领导人凸显了亲民的形象。所有人都能看到,观赛时,这些往日严肃谨慎的政治家毫无例外地脱下西装,穿上休闲的衬衫或T恤。他们已经不是以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观众席上,而是展露出普通人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和媒体并没有将很多的关注放在领导人身上。所有观众,包括领导人都陶醉于比赛本身。
这种展示自己的中国式决心和耗费是无法复制和持续的,就算中国可以,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也无力朝这个方向发展。
——壮观、宏大,赢来西方媒体的好评如潮后,貌似中国已经把奥运的标准提升到了这样一个非凡的高度。但BBC的体育记者也严肃指出:“中国式”办奥运显然不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唯一正确方式。“奥林匹克需要考虑狂欢过后它在主办城市所留下的遗产和足迹,它也需要重新权衡它真正代表的精神。”
一个成熟的民族,当然应该用这种积极的方式,去接受所有的竞技体育结果。
——时间定格在8月18日11时50分,刘翔一个人默默地离开,运动服后背清晰地显示着运动服号码:1356号。这一刻,奥林匹克运动给作为东道主和观众的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幸运的是,中国人接受了这个考验。7月13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了英国著名记者古德博蒂的文章《假如刘翔输了》中的评论。体坛周报副社长颜强认为这种看法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古德博蒂的观察,体现出了他对我们在刘翔身上倾注过多热情可能带来的消极效应,北京2008,其实正是一个让中国社会真正进入奥林匹克生活方式的机会”。
肯定是地瓜使博尔特夺冠的。
——北京奥运新百米飞人博尔特的父亲谈儿子夺冠时信誓旦旦地说。他还表示牙买加的特产地瓜能给予选手们力量。在牙买加,地瓜被认为是一种对人非常有好处的食品。在中国,地瓜不做主食已多年,久甜不思苦,过于优越的培养环境使“娇骄二气”在部分运动员身上渐渐显现。
谢亚龙下课!
——随着国奥屡战屡败,奥运足球各分赛区纷纷喊响“谢亚龙下课”。这虽然不是一个娱乐事件,但谢亚龙成功地将一个历来用于攻讦不称职者的词语变成一个全民娱乐的专业用语。当赛场上一圈圈人浪掀起的时候,赫然的伴奏音便是“谢亚龙下课”。从上海沈阳的5万人同喊到鸟巢体育场10万人齐声欢呼,“谢亚龙下课”已经超越“打酱油”,成为2008年度最热门词语,而且可以赋予任何感情色彩。
小潘是只老狐狸。
——面对SOHO 中国9月的全面提价,一网友如此评论。潘石屹在房地产界素以机敏善变闻名,若在去年此时宣布提价,肯定会招来主流媒体一致的口诛笔伐。但是在现今市场极端不明朗的情况下,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再次充当市场走向的风向标。对过往、现实市场面和政策面的精到把握,让他常有惊人之举。的确,死气沉沉的市场确实需要一条鲇鱼来搅动一下。
老兵们不死,他们只是淡去。
——著名作家魏巍8月24日逝世,网上一时掀起悼念热潮。他创作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教育了几代人,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和见证者,我们真实地了解那个火热的激情燃烧的年代。红杨树的倒下,再次提醒了我们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有多远。
应该控制的是导致“体温”上涨的因素,而不是“温度计”本身。
——老胡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对于长期经济走势的分析,老胡保持一贯的乐观态度,但对于控制CPI,包括用行政干预手段,他认为有些做法不符合市场化原则。每次调整中,一批企业的出局是一种必然,出局后资源将向优秀企业集中,对经济健康发展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栏目主持——白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