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喜欢文字的人,
一个现在逛书店仍坚持光顾诗歌区的人,
一个特别害怕辜负的人,
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一个特别认真的人,
一个特别喜欢晴天的人,
……
30年前,一场伟大的变革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开始。
30年后的一个普通的下午,我们在闵闵女士的办公室约访了她,想分享她对30年变迁的感知。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被汇报工作的人几次打断。于此,我们也许可以对这位省域化地产企业执行总裁的忙碌可见一斑。
三十年前的今天,闵闵刚读中学。几年后喇叭裤开始流行时,作为老师眼中优等生的她竟然特别想有一条喇叭裤,期待通过集体舞来寄托自己对美好新事物的追求。三十年后,昔日的优等生,已经成为建业省域化战略下多项目架构的管理者和推动者。从南阳到豫西,从豫西到集团,从三级架构下的“大篷车”到企业深入全省18个地市,闵闵从建业战略调整和架构改革的实践中一步一步稳稳走来。
三十年,职业在变,角色在变,应对事务的方法在变,但是善良、真诚、激情和对完美孜孜不倦的追求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建业》 :从个人经历和理解出发,您如何感受改革开放的历程?
闵闵: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于民族、于社会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收获颇多,受益颇多。回顾过去三十年,古老的中国大地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思考!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高速度的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中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体。
作为一名女性,可能和男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我更愿意从细微之处,用很小的触角去感知改革带来的变化,去感知时代的温度。去国外上课时,从老外对中国人眼神的变化中,我可以捕捉到我们民族受重视的程度。我甚至可以从每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歌声及化妆和衣着中感知时代惊人的速度。
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我应该一直是个勇于尝试的人,每段职业经历似乎都契合了改革的步伐。改革开放初期,诗歌潮、写作潮催生了一大批文学青年。我也被卷入了这个潮流,并成为当时女诗人队伍中的一员。随后,随着媒体资源的开放和电视的普及,能成为电视人,能登上荧屏是那个时期不少年轻女孩子的梦想,大家希望通过电视更多地展示自己,张扬个性。电视人是那个时代非常受关注的职业。我又成了一个电视人,成了令不少人羡慕和关注的主持人。随后的下海浪潮中,很多人都有到河边“湿湿鞋”的冲动,这其中,有成功的弄潮儿,也有光脚回来的。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很幸运,应该算在这次潮流中站稳脚步的人。
1997年来到建业,又“一不留神”进入了一个现今最热门的行业,一直坚守至今,书写了自己的地产生涯。从集团管理部、人力资源部、教育公司、企业发展中心,到南阳,到豫西大区,再到现在的执行总裁,是认真、激情、责任感和怕辜负的行为惯性一直促使我走到今天。
《建业》:三十年,就您的观察和经历而言,地产界有哪些突出变化?
闵闵: 1997年,加盟建业,和它一起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
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房地产改革二十年,取消福利分房十年。地产业当之无愧地成为市场化进程中最受关注的行业。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置身其中,也感受和亲历了地产业汹涌澎湃的阶段。
住房制度的改革,促使房地产业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个人觉得,地产业迅速发展,是人们生活能力的表现,是社会进步的折射,是改革开放成就的体现。如果没有资金、没有市场、没有需求,地产业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地产商会越来越冷静和理性,并步入地产行业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时代。
《建业》:从您离开校园开始,在不断变化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中,您的认识有怎样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又有哪些东西是不变的呢?
闵闵:过去的朋友也许会觉得我的变化是很大的,我感觉有些变化是为了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和需要,岗位会对人的性格有所改变。现在我是一个管理者,管理者是一个公共角色,不同于一个编辑或记者,可以生活在一个相对自我的空间里。管理者必须按照团队和目标对你的要求来约定行为,完成使命。
由于所处岗位的原因,我习惯于换位思考和不断地反思。这就像我之前写诗的时候,会经常让自己的情绪降到冰点,然后在那样一种情绪中酝酿些伤感的诗句,回头在平静中阅读,看看自己可不可以被自己的句子感动。
说到不变,应该很多。人格追求没有变,性情喜好没有变,对事物完美的期待没有变,对理想的憧憬没有变。我属于感性和理性交织的一个人,处在感性一面时,希望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不一样。我特别期待晴天,觉得晴天里,所有的愿望都有实现的可能。
《建业》:媒体对您的报道中,总有“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诗人、诗意人生”等字眼,您最喜欢其中的哪些评价?这些看似感性的气质怎么和职业经理人完美结合呢?
闵闵: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
对完美的追求可能是性格深处挥之不去的东西。就像我很小的时候,用田字格本写字,一页字中有一个字不满意,常会把整张纸都划掉或者撕掉。
我不认为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诗歌同职业经理人是矛盾的。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可以而且应该扮演好所有的生活角色和社会角色:细心善良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孝顺体贴的子女……如果你回到家里,在母亲面前、在丈夫面前还是个职业经理人,那样会很糟糕。我一直努力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但是难免会把岗位上的东西带到生活中,把生活中的气息带到岗位上,其实完美真的只是一种理想。
工作上的完美,应该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
生活上的完美则相对容易些,只要向着美好的方向靠拢就好。
(有人说提问是一门艺术,回答则是一项系统工程。感谢闵闵女士在不断有工作打扰的情况下完成这项系统工程。)
闵闵问卷
1.30年前的今天,您在做什么?在中学读书啊。记得80年代的校园里流行集体舞和喇叭裤,很希望有一条自己的喇叭裤。
2.30年来所从事过职业中,您最喜欢哪一种?编辑和记者,我还是喜欢和文字打交道的,相对单纯,每天都可以获得思想上的慰藉。
3.30年来,您改变最多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30年,学会了对事情、对角色积极地应对。不变的应该是性格中的真诚和激情吧。
4.您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然后把它做成功。
5.您最害怕什么?被误解、被委屈、被错误地认识。
6.在还在世的人中您最钦佩的人是谁?如果不在世,我选择张爱玲:敢恨,敢爱,能完美地表达。在世的,我选择母亲,她瘦弱的双肩、并不高大的背影总掩饰不住内心的坚强。
7.您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肌肤之痛。
8.您认为人类哪种美德是被过高评估的?爱的能力。
9.您最喜欢男性身上什么品质?责任感(其次是文化素养和进取心)。
10.您最喜欢女性身上什么品质?善良,善良的女人最可爱。
闵闵诗抄
我的眼泪又一次地轻轻划过月色
我看到我冰凉的皮肤上留下一道思念的苦痛
亲爱的,你喝醉了吗?
我担心你醉了
就不记得我在星空下为你的守候
今夜,好冷。
没有你给我的温暖
寂寞让我彻骨寒风
——摘自《昨夜下雨了》
演来演去的日子会漫不经心
生活的支点沉重而缠绵
——我等待
闪电般的悬念——
从此 寂寞
被你画成一张干硬的饼
供我一点点充饥
——摘自《泫然的低诉》
你,在熬煎吗?
告诉你,正午的太阳也烤得我皮开肉绽
不知道我们谁会在路途中失去信念——是你?还是我?
我们都害怕了,心若丢了
明天就再也不会来临
——摘自《慢》
(采访: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