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1
豫公移山
还差10分钟,建业离自己的中超首胜已经越来越近了。遗憾的是,一直固若金汤的防线在最后时刻出现了失误。巴辛抓住一次不是机会的机会,双冠王最终庆幸着从中原大地全身而退。
在人们纷纷以为建业将在前三轮遭遇三连败的时候,这支草根球队却让去年的冠亚季军没从自己身上占到半点便宜。三连平,犹如少林武僧举起的少林棍,不仅连续将京沪鲁三强敲得目瞪口呆,也如同三记响雷,在中超沉闷的天空轰隆炸响。
你可以把河南和山东的比赛叫做“鲁豫有约”,也可以当成愚人节险些开出的一大玩笑,而我却想把那个著名的成语愚公移山修改一个字:豫公移山。河南人正在用他们特有的坚忍和毅力成为中国足坛亮丽的一景。
你不是总觉得能一口就把我吞下去吗?那我就像牛皮糖一样死死地把你粘住!你不是个个号称豪门人人牛气冲天吗?那我就让你好好品尝一下草根球队的味道。你不是每人都身价千金全都贵为国脚吗?那我就豁出老命,像拖拉机一样把你拖得上气不接下气,像凶猛的猎豹一样,咬得你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河南队没有大牌球星,没有大把钞票,没有国企背景,但他们有的是跑不死的精神和拧成一股绳的团结,还有那些永远追随、无限忠诚的中原球迷,他们像愚公移山一样,十几年如一日地做着自己喜欢而执著的事情。
农民们不装腔作势,不装大尾巴狼,不去挥金如土,但他们有的是血性和豪气;他们能够脚踏实地,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他们不求一时一势,他们走过雪山跨过草地,今年,他们登上中超大舞台,要来一次轰轰烈烈的汇报演出。
2007-05-24
老胡的十年规划
三连败后,胡葆森走上了前台,不过和一年多前张宇出任董事长之后随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同,他的这次“出山”并不是担任“救火队长”,更重要的是要表明一种态度:建业集团搞足球的决心不会改变,坚持理性投资的理念同样不会改变。
适应中超至少两年
建设一个中超俱乐部就像建设一个企业一样,同样非常复杂,这其中包括了经营、管理、竞训、公关引援和青少年培养5大体系,每个体系都要完善,然后相互之间还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我们的俱乐部目前的情况是每个体系都不完善,所以可以想象经营一个理想化的中超俱乐部多么复杂。
另外,在球队方面,我们的队员绝大多数都没有打过中超,门文峰也是第一次以主教练身份带队打中超,他们对于中超的节奏、比赛环境同样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要完全适应这些,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坚持理性投资
外界一直都在质疑我们的投入太少,但很多人都是单纯从球队在场上的表现这一点来看的,而不了解更多的情况。比如大家都知道一线队现在排名倒数第三,但恐怕很少人知道我们一共拥有4支球队,每支球队都需要投入。
球队取得好成绩,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这与经验、管理、圈内的人脉关系等都有关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关系。朱骏算是有钱的吧?他对俱乐部的投入也不可谓不多,但是效果呢?所以单纯地谈投入不见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是需要时间去探寻职业足球的运动发展规律,去逐渐完成和强化俱乐部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烧钱。
十年后,建业会更好
做俱乐部和做企业一样,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位,然后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和具体的计划,之后是具体地去执行。
我做建业俱乐部的长期目标是把它打造成河南的一个区域性文化名片,远的不说,最近5年的目标是要球队具备夺冠实力。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拿冠军,今年中超具备夺冠实力的至少有5支,5年之后,我们应该能进入前五名。而具体到近期的计划,今年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保级。
现在中超俱乐部的生存状态大致可以分为4种,一种是背靠大型国企,不愁造血功能 ;一种是中超“老江湖”,生存不是问题;一种是经济状况窘迫,整日拆东墙补西墙;最后一种就是像我们和浙江绿城这样的俱乐部,都是民营企业在维持,长期依靠自身能力生存,同时不断地寻找职业足球的发展规律,不断去完善俱乐部的造血功能。
如果长远看,我更看好像我们这样的俱乐部,十年之后,我们这样的俱乐部会更好。
2007-09-26
裴恩才:再拿8分保级没问题
在联赛还剩下6轮的情况下接手自己并不熟悉的球队并要率队完成保级任务,这显然需要很强的自信心和很大的勇气。
在被问及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最终接受建业的邀请时,裴恩才说:“这种情况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以前都是率队冲超的情况比较多,现在则是保级,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我对建业足球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今年联赛的赛程正好是当时我执教的武汉队跟在河南队后面打,武汉队的每一个对手都是刚刚和河南队交过手的,在赛前研究对手时往往看的都是河南队的比赛,也不得不看,这样对河南队就比较熟悉了。另外,我在中超待了两年,对中超还是比较熟悉的。这支球队的基础还是不错的,今年也打了不少好球。我来可能会让大家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得到刺激,带来一些新东西。只要认真去做,应该能够实现目标。”
2007-11-05
其实,你才刚上路
包括裴恩才在内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河南建业队最终竟然在很不利的情况下,以宰杀领头羊的方式保住了中超资格。
这的确堪称是建业历史上很经典的一场战役:它创造了本赛季最快进球纪录,单场进球数最多的纪录,当然还是进入中超之后最具有意义的一场比赛。赛后,助理教练袁志新颇感安慰地说:“前6名身上,我们就没在亚泰身上拿分了,现在这个目标也实现了。”
袁不经意间道出了一个“建业现象”:在建业队目前拿到的25分的保级分数中,有14分是来自前6名的夺冠军团身上,占了一大半,这也堪称职业联赛史上的一项纪录。
作为有着良好足球传统的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原本就应该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不会也不应该永远只是总为保级而战的“困难户”,也更不应该只是顶级联赛的匆匆过客。在冲入中超的第一年能够保级成功,对于这支队伍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也将因此承载着更多的梦想和希冀。
就像去年冲超成功的喜悦不能取代我们今年在保级之路上的艰难和痛苦一样,昨天的保级成功对于建业队这支中超新军、对于河南足球而言只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它更应该是河南足球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庆贺和纪念的秋天。但是,荣誉对于残酷的竞技体育来讲,从来都只意味着过去,而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将来。 思考一下如何能够更好地生存,如何能够在明年以及未来的中超联赛中制造出更亮丽的“河南现象”,是每个和河南足球有关的人必须做的事情,而且是要从现在开始。
2007-11-18
长春的第二年、河南的第二年
是它,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但挑翻了长春亚泰,成功保级,也将中超冠军的悬念保留到了最后一刻;是河南球迷发明了一句名扬千里、脍炙人口的口号——专治各种不服,使得中超赛场围绕这个话题多了无数谈资;而原本那个温情脉脉的“鲁豫有约,”也因为他们从山东鲁能这个中超豪门身上取得一胜一平的佳绩,为绿茵场的恩怨情仇添下了浓重的一笔。
长春亚泰在冲入中超第二年就获得了冠军,今后几年建业也不是全无机会,从球队目前的球员年龄结构上看,今后几年他们都会处在上升通道中。因为国内球员中,我们目前的主力都是1981年和1985年年龄段的,随着比赛经验的提高,如果再加上几名得力外援,他们仍旧具备和国内任何一支球队叫板的实力。
(郭韬略,《郑州晚报》记者。白许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