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老胡召回陆峰。
——今年春天,老胡决定买下陆峰,球迷把这句话挂在了建业城市花园商务中心的对面。
泪花不断在眼中闪动。
——10月14日的那场比赛中江苏队的顽强,让主席台上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直到王宇景那一脚把河南建业队送进了中超。老胡激动得不断与人拥抱,甚至包括根本不认识的人。终场比赛结束,老胡和老张两个人跑到河南球迷的看台前面,不断地挥手示意,老胡的眼中,甚至闪着点点泪花。
中国的曼联?
——1998年河南建业已经掉入了乙级,当时的老胡说,要把建业打造成中国的曼联。事后很多人以为这是个笑话。在建业成功冲超的今天,老胡依然说:“把建业建成中国曼联的目标没有变。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竞训、外联、公关、球迷、后备力量等各个环节,提高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对抗能力,捕捉足球运动规律,创造更多和高水平俱乐部交往的机会,使俱乐部继续向更高层次迈进。”
王宇景一小步,河南足球一大步。
——“郁闷了92分钟之后,王宇景用一脚精妙的弧线球洞穿舜天球门,引爆了河南球迷的幸福快车。”《足球》对王宇景的专访中这样写道。对于一支已经为顶级联赛资格苦苦奋斗了十三年的球队而言,恐怕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结局更富有戏剧性,更加让人心潮澎湃的了。而作为这个戏剧性场面的缔造者,王宇景眼含热泪告诉记者:“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死都不会忘记。”
足球与中国人未来的生活。
——1999年,建业参加足协的欧洲考察时,一位曼联的球迷说:“这是我爷爷留给我的座位。”原来,曼联主场的座位是可以买断几十年并世袭的,爷爷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一位巴黎圣日尔曼的球迷在看球时一定要带着自己父亲的骨灰,因为父亲有遗嘱,凡是球队主场比赛,都要到现场去看球。这两件事令人对足球事业肃然起敬,同时也表明当物质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足球就会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全面进步,国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必然会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在缺少信仰的今天,人们势必要找寻一种精神寄托。那么,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就承载了市场经济下中国人更多的精神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天郑州市民会养成周末到航海体育场的专属座位看球的习惯,这一天并不遥远。
秀才造反,十年未成?
——“人们都说,秀才造反,十年未成。但是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是什么?一旦秀才造反,他的能量是无穷的。”张宇在接受《足球》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结果采访后的文章标题为“秀才造反,一年就成”。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 ;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当媒体记者问及老胡在来年更为复杂的中超环境中,建业将如何生存时,老胡引用了《菜根谭》中的这句话作为回答。
首页的飙红。
——10月14日,一个将载入中国足球史的日子。这一天河南建业迎来了宿命中注定的真正凯旋,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新闻中,都出现了几乎相同的文字——“河南建业提前两轮冲入中超”。《大河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均增版了厚厚的特刊回馈球迷。
当代的建设者们是幸运的。
——在《建设者》一文中老胡说“当代的建设者们是幸运的”。在接受《体坛周报》的采访时,老胡不断坚持这一观点,“要衷心感谢这个时代,20世纪和21世纪这交错的十几年,中华民族以全世界都侧目的发展势头大踏步前进,而我们这一代人,正好赶上了这样的历史机遇。”一直以来,不断致力于探索规律的老胡,始终以这种感激时代机遇的心态面对所获得的成就。
然天下之大事作于细,天下之难事作于易。
——老胡在《期待真心英雄》一文中说。技术实力在中甲球队居中上的建业队成为今年中甲联赛的冠军,在很多人看来建业是一匹黑马,实则是应了老胡坚持遵循“大事作细,难事作易”的规律。
知大者远者,不拘泥于小者近者。
——把眼光放长远,用大历史观看待事物的发展,并不断探求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对足球也是如此。老胡在《身约者智广》中如是说。十三年中,老胡也曾经有过彷徨和疑惑,董事会7人中6人反对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响起,然而,长远的眼光和决心使得这种坚持收获了今天成功的喜悦。
惟勇者强者乐而登之。
——2005年年初老胡在为《建业》月刊所撰的卷首语《登者无极》中这样写道。来年,建业将在更为复杂的中超继续打拼,面对中国足球不容乐观的大环境,用此形容建业秉持的精神应该毫不为过。
疯了!
——10月14日下午,月刊编辑因出差在外没能和球迷一同感受对战江苏舜天那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于是短信联系跟随球迷大巴前往的文化资源中心员工网络部同事刘伟。
“我们赢了吗?”
“最后一分钟,王宇景任意球1∶0,赢了!”
“现场反应如何?”
“疯了!”
事后刘伟解释当时简直忙不过来,只好匆匆回了这两个字。
任意球!任意球!任意球!要把机会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在这一刻王宇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伟大的建业前卫王宇景!他继承了河南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郭星源,聂磊,尤里安,宋琦灵魂附体,王宇景,面对这个任意球,他面对的是全河南建业球迷的目光和期待。球进了~~~!王宇景万岁!陆峰万岁!门文峰万岁!张宇万岁!胡葆森万岁!建业万岁!各位:2007年的河南建业就是中国的凯泽斯劳滕!
——位名为“冰子”的网友在留言中对王宇景进球瞬间的“恶搞”。
举补时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哈,进球后全场就像山洪大爆发,又像水库大决堤,非语言可以形容得了的。
——位球迷形容在南京五台山体育场最后一分钟补时进球后,全场球迷的沸腾场面。
这些彩带都是我们球迷一点点手工装起来的。
——还记得每次主场比赛时,当庄严的国歌响毕,满场飞舞的彩带吗?这些彩带并不是一次性的成品,而是我们球迷一点点手工装起来的。比赛结束后,他们还会把能够再次利用的彩带进行回收,下次比赛时继续使用。从想到这个主意到如今,已经五年多了,球迷们说:“就是要给咱们的主场创造气氛!”
为河南保留了足球的火种。
——著名足球评论员刘建宏在接受月刊编辑采访时这样评价建业。河南是一个足球人才辈出的省份,建业在这风雨十三年中的执著与坚持难能可贵。当足球圈中的浮躁渐渐归于平静,不懈的坚持便体现出实力,终于迎来了建业足球的春天。
得劲!得劲!真得劲!
——地道的河南人的表达方式。就是这句饱含着地域情感的语言跟着建业队南征北战,响彻在建业队每一个胜利的战场。最直白的表达,最畅快的热爱,这句话被称为河南球迷的口号,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口。1997年开往韶关的球迷专列上,球迷们簇拥着畅谈当年的好成绩,畅谈三个3∶0,畅谈再次的胜利,畅谈河南足球的希望,这时球迷陈昌伟的女儿,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脱口而出“得劲!得劲!真得劲”,立刻让大家心头一亮,就是这句话,最能表达河南球迷十数年痴心不改的热忱。
祝贺建业冲超成功,但千万别学鲁能!
——曾任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的王俊生在建业冲超次日的凌晨4点28分将标题为此的一篇文章贴在了他的博客上,并与国企支持的鲁能相比,为建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在文末写道:“建业冲超后希望河南建业继续发扬务实低调的作风,实现‘中部崛起’,成为中国足球一支值得倚重的力量。”
真是没有了,一张也没有了。
——自从建业史无前例地登上积分榜榜首后,航海主场经常一票难求。工作人员、梯队教练、记者,每个能和俱乐部扯上关系的人都不断收到索票请求,比赛临开始前还能不断听到这样的声音。甚至今年俱乐部还要抽出精力来打击假票,以至于有人会拿着球票到俱乐部请求验定真伪。在今年赛季的最后一个主场对战浙江绿城时,因观看人数众多,平时不被允许卖票的北侧看台在被迫开放后迅速坐满了人。在全场接连不断地掀起墨西哥人浪时,现场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我们的队员就是缺乏河南队这种顽强拼搏精神。
——6月3日主场逼平江苏舜天后,对方主教练李红兵在发布会上充满怒火地说。那场比赛中第90分钟仍以1:3落后的建业队在最后补时的3分钟内两次洞穿了对方的大门。巧的是,决定建业冲超的一役中,仍然是在最后15秒以1:0战胜江苏舜天。在6月3日的比赛中,第90分钟,第四官员举起了补时3分钟的牌子,吴昊进了该场建业的第二个球,来不及欢呼,来不及庆贺,吴昊从球门里抱着球就往中圈跑——让对方尽快发中场球。因为,还没有到最后一秒!
内向,务实,兢兢业业。
——航海体育场内,一位外号“二老点”的球迷说出了自己对于建业队主教练门文峰的认识。
《体坛周报》的脱销。
——《体坛周报》是中国发行量最高的专业体育报纸。当建业对舜天的比赛结束两天后,周围的同事骑着电动车跑遍了周边大大小小的报亭,依然苦寻无踪。
在面对十三年后的成功,他的那种喜悦及兴奋应无人能深刻体会吧。
——位建业员工在博客中描写自己眼中那个冲超成功后的老胡。
“一个始终把自己当作建业员工的人——李和平贺。”
——老胡手机中一条祝贺建业冲超短信的落款中李和平如此称呼自己。很多曾投身建业的人无论身在何处,始终心系建业。
站着观战的人们。
——10月21日的航海体育场应该已经不能用满场来形容,区域中间的走道站满了观战的人们,如果没有警卫的严格把控,涌进场的球迷应该更多。主场的比赛向来热烈,可从来没有哪一场如同21日的航体那样爆满,那样人声鼎沸。甚至有专程从西安赶来的陕西球迷,他们带来了祝福的条幅,加油与呐喊此起彼伏。
建业队整个赛季的低调处事,在于无声处,赢得了整个赛季的稳定发挥。建业球迷十三年来的默默相随,使得今天的建业队更有理由热血沸腾,痛饮高歌!
王宇景最后一分钟的入球,引爆中原大地球迷的激情,解开中甲第一个悬念,河南建业成为本赛季第一支实现冲超美梦的球队!
——在全省球迷为中超而激动时,建业人也都沉浸在一种强烈的自豪与欣喜中,每个项目都挂满了庆贺的条幅,森林半岛的余卉也在自己的博客中引用集团办公信息平台上由文化资源中心主持的冲超当日“每日一贴”,和自己的心情一同记录。
几乎停不住的祝福。
——10月14日建业集团的办公信息平台几乎被祝福的消息铺满,财务中心则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第一条祝福。
建业浙江齐冲超、豫浙球迷一家亲。
——10月21日下午的航海体育场,浙江绿城球迷打出了这样主动表示友好的条幅,这使我们有了掌握命运、不受摆布的畅快。
超稳定的发挥——坚持。
—一位记者对建业的评价。几场比赛最后时刻的决不放弃为建业赢得了冲超的关键几分。事实上,能经常在最后时刻破门,恰恰反映了河南球员坚强的信念和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的意志,顽强的心理素质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只不过,中超的比赛远比中甲激烈,建业目前也不具备在中甲傲视群雄的实力,想要保级或者更进一步,这种坚强的精神绝对不能丢。
郑州是个不寂寞的城市,因为郑州有建业足球俱乐部。在不知不觉间,因为有自己的球队,在跌宕起伏的一个又一个赛季,城市的媒体也跟着烦恼或得意,酒吧的生意也有起有落。
——《建业》撰稿人颜清晨在为第25期月刊所写的文章中提起俱乐部款款而谈。因为有了足球,媒体有了报道的原料,酒吧有了营销的噱头,友人间有了聚会的谈资和理由,一个城市有了足球,也会变得更加性感和丰盛。
在建业历时十三载的修炼终成正果之时,请允许我们来悉数这些人物。
—一位建业员工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充满激情的赛季,我们可以惊喜地看见宋琦在每个中场休息时都身体力行地带领替补队员热身,看见毛建伟在场内用当年镇守建业城门的双手维持记者拍照的秩序。虽然年华老去,可还是恪尽职守地在为建业站好每一班岗。闻闻草皮,触触足球,摸摸大门,看到没?这就是我战斗过的地方!有谁还记得王随生,那个当年甚至比现今的门文峰还要炙手可热的老帅?离开了风口浪尖的他,正带领着他的小弟子们在建业足校的训练场为了建业的中国冠军、亚洲冠军蓄势待发。”
曾经梦想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全世界明了我心中的渴望
我们共盼望
总会有那一天
站在辉煌荣耀的地方
打开天窗我凝望着蓝蓝的天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荣誉的殿堂
每一朵鲜花都是为我开放
沐浴阳光尽情歌唱
不要为昨天悲伤
希望总是在前方
同样的热血
在心中流淌
迎接明天的辉煌
——每次主场的赛前,在你我耳边回荡《荣耀·建业》的歌声。希望总是在前方,2006年中甲联赛已经结束,等待我们的是2007年中超的残酷赛场,俱乐部将用坚毅和执著继续前行,就像歌声中所唱“迎接明天的辉煌”。
门文峰,许多人管他叫“门儿”,河南足球队1985年首次晋升全国足球甲级联赛,门儿1989年晋升甲A联赛的场上队长。其时门儿已年过三十,不仅比赛经验丰富,而且由于长期担任球队队长,具备了一定的协助教练管理球队的能力。
——建业足球俱乐部首任总经理戴大洪在为第25期月刊撰写的《建业足球凡人小事录》中谈及建业队主教练门文峰。
小子,你是好样的!
——14日赛后门文峰接到了两个重要的电话:一个是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代表河南省委向建业俱乐部将士表示祝贺;另外一个则是来自自己的父亲。因为没有电视转播,80岁的老人家只能坐在床上,通过广播收听了整场比赛。比赛结束后他在电话里第一次跟儿子说了这样的话:“小子,你是好样的!”门文峰的父亲是一位严肃的老人,很吝啬夸赞自己的孩子,建业成功冲超,门文峰在完成建业的心愿时也完成了老父的心愿。
中原大地终于有了一支国内顶级联赛的球队,我对此十分钦佩。
——“国内足坛第一名嘴”黄健翔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达自己对河南足球韧劲与坚持的敬佩之情。作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十三年来唯一一家没有易帜的足球俱乐部,“钦佩”背后的辛酸和困难或许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感知。平实和稳重一直是建业足球的特点,黄健翔也表示建业足球立足江湖这么多年依靠的是平民本色,他建议球队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捍卫平民球队的本色。
俱乐部生存很难,每一张赠票都会蚕食俱乐部原本就不丰盈的票房收入,自己的球迷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为来支持俱乐部的发展。
——黄健翔的话道出了很多俱乐部的心声。如果你真的热爱足球,如果你真的希望河南足球能够更好地发展,那么就从“我”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河南足球!
这是水到渠成的,前面有十三年的积累和沉淀,也是建业应该的,更是队员们努力的结果。
——建业队主教练门文峰谈及冲超的结果,把成绩都归于集团的支持和刻苦训练的球员。
今年我们的球员都很有出息,打出了水平。南方人会说我们是北方人,而北方人又认为我们是南方人。正是河南这种特殊的地域性和特殊的文化使球员既具备北方的坚忍、勇猛,又具备南方的灵性,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在认识程度和对足球的理解上再加深一层,他们的发展潜力会更大。
——门文峰对队员客观而整体的评价。
一路相伴。
——当我们点开新浪网燕浩云的博客时,我们不禁为其中那些对建业充满情感的翔实记录而感动,此博客的创始人就是《郑州晚报》的记者郭韬略,现在此博客由他的弟弟郭奋飞打理。建业夺冠的前一天,编辑部在球场边观看球员训练的一圈记者中找到了郭韬略,他慷慨地允许我们引用他的博客。其实,和很多建业人相比,他们对于建业足球的跟随更为长久,对于建业足球的情感更为笃厚,让我们再次一一历数这些名字:王微晶(《郑州晚报》记者)、张耘培(《大河报》记者)、孟向东(《河南日报》记者)、刘开银(《河南商报》记者)……
(文字执笔:何佳颖、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