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郁亮、周忻纵论房企转型
——2014 绿公司年会,《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怎么转》论坛实录
2014年4月21日,“2014绿公司年会”平行论坛,老胡、郁亮、周忻,三方论道房企转型,从自身角度来比对形势,如何思考、如何应对,以下论点从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实践的思考意义等方面,都带来诸多启发。
老胡:房地产渐趋于细分化和集中化
M2 十年增超80 万亿 房地产是最大蓄水池
老胡认为,中国房地产有两个属性:金融属性、规模巨大。“金融属性,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中国的金融形势,甚至和国际的金融形势都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实行了几年量化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流入了中国,流入了中国地产业。这几年市场的钱多,每个人都感受到。”
“同时还有一个属性,它自身规模特别大。过去十年间,货币M2总量从不足20万亿,到2012年年底的96万亿,去年经过一年13%的增长,现在突破100万亿。这些钱都去哪儿了?土地、房产一定是最大的蓄水池。”老胡说。
“房地产每年将近10万亿的销售,所以它对GDP拉动的作用,它和其他40到50个行业高关联度的关联性,是其他任何行业替代不了的。”老胡认为,如果城镇化还在继续,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在国民经济地位中的支柱地位,是任何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
房地产市场格局趋向于行业细分
2005年,老胡在杭州一次金融与房地产论坛上抛出过观点,“2004年‘8·31大限’之后,以资本为推手的市场格局调整已经开始了”。他认为,市场格局的调整是任何一个行业最后走向城市化的必然,一个格局的调整过程也是细分的过程,细分实际上是一个行业成熟的过程。
“市场要细分,有些企业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做,有些城市集中在三线四线城市做,有些地产商跨了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另外产品要细分,有些人专做住宅,有些人专做商业,还有专门做产业地产的,物流地产、工业地产、度假地产等。”老胡在会上说。
“另外,商业模式也在细分,有些是快速周转型的,有些是持有型的,有些是快速周转和持有综合的,还有的是专门做一级开发的,所以商业模式也在细分,这实际上是整个市场成熟的过程。”老胡表示,房企转型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形势在变化。
此外,老胡对每个城市地产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进行分析。“第一,每个城市的前10大地产商,基本上控制了这个市场份额的60%以上,这基本在这70个大中城市,现在实现这样一种结局。第二,大中城市的前10大地产商,有一半以上都不是本土的。前20名的大地产商,控制了70个大中城市至少30%到40%份额。”老胡说, “我们经常讲,在牛市的时候,也有死去的企业,在熊市的时候也有赚钱的企业。”他认为房企转型,首先是心态一定要变,其次是思维方式需要转变。
危机来袭 建业不会“过早死”
会上有企业家认为,房地产已经严重过剩,危机已经到来。老胡接过话茬,就建业集团的三四线城市情况进行举例。“建业几乎是跨省、市、县、镇四级市场。刚才郁总实际突出了一个客户的价值的概念,我们现在正在享受着过去这22年为这样同一群客户,不断地在增加这种服务的附加值的一种所有行为的成果,就是我大概五年前提出的大服务体系。”
老胡称,建业在做好基础服务、物业管理基础上,提供蔬果肉的绿色基地外,所能做的这一切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客户的幸福感为中心。我的客户现在将近10万户业主”。老胡认为,建业集中在河南省,做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建业在二线、三线、四线市场并没有感受到“风向要转了,房子卖不出去了”。“现在没有感受到这样一种危机,我知道这种危机早晚要来,但是如果可能死,我们应该不是最后一个,至少是最后的一批。”他说。
而面对时下银行银根紧缩、房地产放贷受限等现实,老胡回答提问的企业家,“银行正在为过去这么多年的影子银行欠下的账补窟窿,没有过多钱拿到房企贷款、个人房贷这方面。另外,周小川说,用一到两年时间,实现利率市场化。而客户按揭买房利息与贷给小微企业的利息,可以差四亿到五亿的效益,因此给个人住房放贷积极性在下滑”。
郁亮:跨界是为把原业务做好 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
“用互联网新的思想武装自己”
郁亮介绍,万科走访很多公司,包括华大基因、阿里巴巴、腾讯、海尔、小米等,都为万科留下深刻的启发。例如,阿里巴巴给予万科最大的启发是平台问题,“在平台上,任何人可以做生意,在任何人做生意的时候,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系统”。
腾讯的微信同样引起万科的兴趣,“微信是对过去QQ的革命,到了腾讯才知道,原来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手机已经不是你的工具,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它掌握你的知识,帮你计算,帮你做各种各样安排,帮你买东西”。
结合前不久万科“放下身段”请一位名叫马佳佳的90后网络达人,前往万科总部为一群可爱又可敬的“大叔”开坛授课,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郁亮表示,“这个行业(房地产)需要面向新的客户,需要新的举动和安排。一方面企业要接地气,以淘宝、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他们之间有配合,使得越来越接地气,往下做。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包括小米、海尔这样的,我们要接上云端,要上天,用互联网新的思想武装自己”。
郁亮总结道:“未来的时代,无论是上天入地,都要做得好,才能够在下一步胜出,不接地气可能不成功,光接地气没有云端思想的可能也不会成功,这是我们的观察。”
需要“思考三点” 提出“两个应对”
郁亮坦言,目前需要万科思考的有三点:第一点,对新的事物,我们只有放开心胸,去拥抱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第二点,比变化更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背后的不变,第一个变化背后有不变的东西,这些不变的东西是什么;第三点,当新的时代大幕揭开的时候,传统企业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的领域,而是寻找新的伙伴,利用新的工具,将原有业务做得更好。
随后,郁亮对于当前万科发展形势提出了“两个应对”。“第一个应对,今年准备在50个项目建长者服务中心,把社区老人照顾好。以前我们项目关注到孩子,现在我们要求老人跟孩子并重。我们要发展一些社区的志愿者,能够让那些75岁以上、需要帮助的老人得到帮助,这样做客户会对我们更好。”
“第二个应对,要从执业经理提升为事业合伙人,我们不只是给老板打工,我们不只是给投资人打工,我们也是为自己打工,为公司打工同时也为自己在做,我们相信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事业,我们给个机制,让你投资自己的事业,这样共同壮大平台,从而背靠背。”
互联网主导房地产转型是否可行
活动过程中,万科总经理郁亮就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被问及互联网主导房地产转型是否可行时,郁亮坦言期待任何变化的出现。“互联网转型做出个企业也很好,其他企业来转行做这个行业也很好,就说明这个行业很吸引人。万科赚的钱跟腾讯赚的钱是差不多的,但它可以买下相对于六个万科的市值,这说明整个社会对它更看好一些。所以如果他们这些公司有兴趣来改变我们行业这个力量的话,我觉得挺好,任何行业有有生力量加入都是好事情。”
看好地产商转型涉足产业园区
当前越来越多的地产商涉足产业园区,对此郁亮表示看好,“我觉得万科原来的目标是盖有人住的房子,现在改了一个字,盖有人用的房子,这一字之改也就定义了我们新的配套服务商的概念。我们为城市发展配套发展做服务的,如果产业园区有人在用,它对城市发展建设是有用的,我们就应该去做这件事情,做好配套服务,所以我是很看好这件事情的。既然我看好,我就会考虑这个事情”。
周忻:居安思危主动求变
金融开放是最大冲击 银行不再当“爷”
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各方的冲击与变化。其中,最大的冲击来自金融行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未来的金融改革将以市场化为目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针对金融改革对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影响,周忻表示:“原来我们理解的银行是一个‘衙门’,但现在打破了。原来我们开发商见银行行长,(银行)是 ‘爷’,我们是问它贷款的。结果发现我们也可以成为银行董事之一,甚至如果有私有银行牌照,很多开发商老板说,想搞一个地产银行。”
在金融改革的大局中,互联网也成为变局中最大的行业。周忻指出:“现在互联网做P2P(网络借贷平台)也能成为金融的概念,所有人感觉到互联网公司对行业的一种冲击。”
双向调控下 政府未来角色将发生改变
如今,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两个变化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和由单向调控向双向调控转变的变化。
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周忻强调:“过去十年,供需关系非常清楚,每一个城市,只要通一条地铁、引入一个产业,供需关系就发生变化。但今天,不同城市的供需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了。”这需要开发商们对市场做更多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目前关于中国楼市房价、房地产政策走势,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周忻分析认为:“在过去的N年当中,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实际上是看政府。”而在双向调控政策下,政府在未来的市场当中扮演的角色将会发生变化,开发商们需要深思未来的市场向谁看。
战略角度应对问题 谈“求变”与“不变” 提及最近热门话题“城镇化”,周忻认为:“城镇化是未来六年的发展方向,从战略角度来讲,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大的企业去做城市再开发,另一个是城镇化概念,抓住城镇化中的发展空间。这对开发商而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去应对。”
“开发商要学会用战略层面去思考问题。”周忻说,作为经营者考虑的是,如何在现有市场环境当中,我们如何在战略上进行一种变化。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传统房产企业不仅要守住原有的东西,还需要居安思危主动求变,拥抱互联网,拥抱金融,拥抱产业。周忻称,易居(中国)未来的两个发展战略是金融服务战略和社区服务战略。在金融开放中,最大的资产是房产和有效资产,易居(中国)拥有大量的房产资源,在金融服务方面占据优势,易居(中国)今后将走金融服务战略。另外,社区的物业管理和居民消费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将可能是易居(中国)未来变化的方向。
“唯一不变的,就是易居(中国)围绕房地产行业的服务,围绕着房子的服务战略,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把服务做到极致的理念。”周忻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