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4万亿到地方7万亿等
近期,多个省市纷纷亮出数以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宏图,声势看似直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务院出台的4万亿刺激经济配套。评论人士称之曰“地方版4万亿”配套,甚至还有人称之“地方版7万亿”,以凸显这一轮投资热之高涨。
与此对应的,是中国经济减速,楼市降温,地方政府税收与财政收入等各类绩效指标下行趋势超出预期的清楚事实。
按照新华社等媒体的归纳,近一个多月里,从天津、重庆、广东,一直到中西部的山西、贵州,乃至湖南长沙,各家提出的发展名目让人目不暇接。广东要发展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总投资逾万亿;重庆主要产业三年振兴规划拟投入1.5万亿;天津建设10条产业链,4年内拟投1.5万亿元;贵州抛出3万亿的生态旅游投资计划;再按照长沙市7月底的宣布,该市今年的重大推介项目达195个,总投资额达8200亿元。
但这番雄心壮志背后的虚火,却难逃观察人士的法眼。
在当前信贷并不宽松,地方财政收入又锐减的环境下,地方政府的资金从何而来,不免让人怀疑。地方政府手中无财,要募集庞大的资金只能通过招商引资,或银行融资实现。即使融资这一途走得通,其结果也是地方债务再次被推高。数据显示,今年地方政府的到期债务虽比上年减少,但也达到1.84万亿元。同时全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7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8.2%,与去年全年24.8%的增速相比是天壤之别,各地还债已很成负担,遑论再背新债?
地方政府财政亮红灯,与中央一年多来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不无关系,但究其根源,中国前期发展的优势:低成本环境、人口红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逐渐消减,才是根本原因。中国高层从2010年就开始更高分贝地强调,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两年之后,在经济减速与房地产调控深化的此时,这股压力具体地来到地方政府面前,虚张声势的投资宣示已被看破,难过的日子即将降临。
信息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特色的“浪漫”择偶
在中国,从一开始约会的“赌注”就很高:目的在于结婚,爱不爱没关系。一位朋友最近在北京相亲。他发现来的不仅有女孩,还有她妈妈。几分钟内,这位妈妈就连珠炮般提出几个问题:收入如何?哪所院校毕业?有房吗?
在中国,浪漫通常会成为实用主义的牺牲品;约会往往会变成商业交易。父母们聚集在公园相互介绍各自的子女,单身俱乐部按择偶要求——身高、收入和财产——来安排约会。对中国男性而言,成为完美伴侣意味着有车有房、高收入和高个头。而女性须在27岁前结婚,否则就被打上“剩女”标签。在北京从事剩女现象研究的记者罗希安·雷克认为:“在中国,婚姻通常是一种聚拢资源的方式。”
中国禁止包办婚姻,但通过工作单位或家庭介绍对象的做法无处不在。诚然,过去30年这个国家经历了奇迹般增长,但移风易俗绝非易事。儒家伦理强调婚姻须先要满足社会义务而非个人渴求。独生子女政策令这种期望愈加强烈。福利体系的缺失使年轻人被寄予养老厚望:娶谁嫁谁对整个家庭至关重要。
有些女孩甚至花费数千美元参加“嫁千万富翁培训班”。虽然这是极端现象,但压力确实存在。伴随着中国七夕情人节,许多相亲活动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北京,数百名有本科学历并交纳数百美元年费的会员将参加某单身俱乐部的节日相亲,四川某地将举办国际女儿节万人相亲大会……人们不仅要寻找迷人的微笑或爱情的火花,还要追寻金钱和缔结连理的承诺。
信息来源:美国《纽约时报》
青春因何迷茫?
许多20来岁青年的父母忧心忡忡,因为他们的子女还没找到自己的事业之路,还没有结婚,或者还没有在经济上独立。
专家说,这些家长应该淡定一些。对大脑发育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在20多岁年龄段的后期比前期更具有做出人生重大决定的能力。科学家称,曾被认为在青春期之后就已发育完全的大脑在人生的第三个十年期仍要继续发育,清除掉从未使用过的连接,加强剩余的那部分连接,最终达到成年人大脑的形态。
这些发现是一股研究“始成年期”的新浪潮的一部分。始成年期大致是指18~29岁之间的时期,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神经学家都逐渐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人生阶段。
对于刚刚成年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时期。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机动车事故和喝酒的比率在18~25岁之间达到高峰,这种态势往往到28岁才趋于平稳。克拉克大学最近对全国1000多名刚成年的年轻人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72%的人说人生的这一阶段充满压力,33%的人称他们经常感到郁闷。尽管如此,还是有89%的人相信他们最终会得到自己的生活所求。
研究人员对青春期和青年期的不同经历如何对大脑发育产生影响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他们认为,大脑发育在成年初期尚未完成这一事实“是发生在人类身上最好的事情”,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适应变化的环境,“我们可以弄清楚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之中以及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一技之长”。
除了80多岁年龄段以外,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人出现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比其它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高。一些专家认为青年时期过山车式的情绪突变与不确定性造成了这种局面。那些问题到20多岁年龄段后期很多都会缓解。
信息来源:《华尔街日报》
安卓系统手机制造商正在探寻其他替代系统
产业观察家称,三星、苹果官司的裁决暗示,部分手机制造商正悄悄探寻取代Android(安卓)的操作系统,尽管他们公开宣称将会坚守该系统。
美国法庭裁决三星的Android设备侵犯苹果的专利,对于Android行动操作系统是个重大打击,因为这裁决可能带来销售禁令或者高昂的授权费用。
这也可能冲击采用Android系统的较小型厂商,如宏达电、中兴通讯和索尼。全球约有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机采用Android系统。
华为、索尼、联想和中兴通讯均广泛采用Android系统,这些公司向路透社表示,尽管有上述裁决,他们仍会继续采用该系统。
“裁决和我们所做的没什么关联。”中兴通讯欧洲业务开发主管Chris Edwards称。但随着行动设备市场成熟,且会有更多专利官司出现的可能下,部分制造商也正在寻求替代方案。
三星在一项消费科技会议上发表采用微软新Windows Phone 8软件的新手机,抢先在诺基亚发表众所期待的Windows手机之前。
诺基亚股价在三星官司裁决后跳升,因预期Windows系统在法律方面遭遇麻烦的可能性会比Android来得低。
尽管市占率较低,Windows Phone仍是替代Android的主要系统,因苹果和黑莓机制造商RIM均未将自家系统开放给其他手机厂商使用。
然而,由于Windows在应用程式数量上远远落后,因此手机厂商们仍只能继续使用Android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的应用程式数量仅10万个,远低于Android和苹果系统的50万个。
信息来源:路透社